水质总硬度作为反映水体钙镁离子含量的关键指标,其检测数据直接影响水环境质量评估与污染治理决策。环保监测站常用的滴定法(EDTA 滴定)与电极法设备,若维护不当易导致数据偏差超 ±10%,甚至引发监测任务中断。某县级监测站曾因电极污染未及时处理,导致月度水质报告数据失真,需重新复测 200 余组样品,造成人力成本翻倍。因此,规范设备维护是保障监测数据 “五性”(准确性、精密性等)的基础。

滴定管使用后需立即清洗,尤其接触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时,需用铬酸洗液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超纯水冲洗至内壁不挂水珠。某化工园区监测站针对工业废水样品,采用 “滴定后即时冲洗 + 每日蒸馏水润洗 3 次” 流程,使滴定管内壁腐蚀率降低 60%。
离子选择性电极需根据水质差异制定清洗计划:地表水监测每月清洗 1 次,工业废水等高浊度水样每 3-7 天用专用清洗液擦拭膜表面,避免钙垢堵塞膜孔。清洗时禁用硬毛刷,推荐软毛刷蘸 5% 稀盐酸轻刷,再用缓冲液浸泡活化 2 小时。

据行业统计,规范维护的总硬度检测设备年故障率可控制在 5% 以内,其中:
|
维护项目 |
周期 | 操作要点 |
| 电极浸泡活化 | 每日开机前 | 参比电极浸入专用浸泡液 1 小时 |
| 滴定管密封性检查 | 每周 | 关闭活塞后静置 10 分钟观察液面下降 |
| 试剂有效性核查 | 每两周 | 更换过期 EDTA 标准溶液(保质期 6 个月) |
滴定终点显色异常时,先换新鲜铬黑 T 指示剂(滴加 2-3 滴),再用盐酸羟胺消除铁锰干扰,最后校准 pH 至 10.0±0.1;电极漂移时,用 0.1mol/L EDTA 溶液清洗后重新校准,可快速恢复精度。
监测站需建立 “日常点检 - 定期维护 - 期间核查” 三级制度:操作人员每日执行 “清洁、润滑、紧固” 十字作业法,技术人员每 6 个月开展二级维护,包括电极膜抛光、滴定管精度校准等。所有维护活动需记录设备编号、维护日期、误差数据等信息,存档期限不少于 3 年。某市级监测站通过电子化记录系统,将设备故障追溯时间从 2 天缩短至 30 分钟。

总硬度检测设备维护需遵循 “分类施策、动态调整” 原则:滴定法侧重量器清洁与试剂管理,电极法聚焦膜维护与校准频率。通过 “水质适配维护周期 + 规范操作流程 + 完整记录追溯”,既能将故障率控制在低位,更能保障监测数据为环境决策提供可靠支撑。
注:文章部分数据来源网络和AI创作仅供参考,设备具体参数价格以公司销售介绍为准!想要了解设备详细参数可以电话联系山东罗丹尼仪器。
全国统一
咨询热线
免费服务电话:400-997-8689
公司地址:山东省滕州市经济开发区春藤西路399号
备案号:鲁ICP备1805294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