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环境监测、食品安全检测、药物研发等领域,全自动液液萃取仪凭借其高效性、精准性和安全性,已成为实验室不可或缺的仪器设备。然而,操作不当或忽视维护可能导致实验数据偏差、设备损坏甚至安全事故。
全自动液液萃取仪的核心优势
1. 自动化程度高
通过预设参数(如萃取时间、振荡强度)实现一键操作,减少人工干预误差。
2. 安全性强
密闭式设计避免有毒溶剂挥发,配备防爆功能适配易燃试剂(如乙醚)。
3. 兼容性强
支持正己烷、二氯甲烷等多种溶剂组合,适用于复杂样品前处理(如水样中挥发酚、阴离子检测)。
全自动液液萃取仪操作全流程
1. 操作前准备
设备检查:确认电源、管路连接正常,萃取瓶无破损,密封圈完好。
溶剂选择:根据样品性质选择极性差异大的溶剂(如水相与有机相),避免乳化。
样品预处理:过滤或稀释样品,去除固体杂质。
2. 参数设置与启动
关键参数:萃取时间(建议5-30分钟)、振荡频率(200-800 rpm)、静置时间(5-15分钟)。
温度控制:需加热时设置40-60℃,防止溶剂沸溢;低温实验需防凝固。
3. 萃取后处理
分层与分离:静置后缓慢排液,优先收集目标相(如有机相在上层时)。
废液管理:分类收集有机废液,交由专业机构处理,严禁直接倾倒。
液液萃取关键注意事项
1. 安全防护
个人防护:全程佩戴手套、护目镜及实验服,接触苯类、氯仿等剧毒溶剂时需佩戴防毒面具。
环境安全:在通风橱内操作,确保排风系统正常运行,避免挥发性气体聚集。
2. 操作规范
避免乳化:加入氯化钠等盐析剂或延长静置时间,严重乳化时可短暂离心。
防交叉污染:更换样品时彻底清洗萃取池,建议使用一次性耗材。
3. 设备维护
日常清洁:每次使用后用去离子水冲洗管路,每周用乙醇消毒。
定期校准:每季度校准液位传感器和注射泵精度,确保数据可靠性。
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问题 | 原因 | 解决方法 |
分层不彻底 | 溶剂密度差过小 | 调整溶剂比例或加入破乳剂(如NaCl) |
回收率低 | 萃取时间不足/溶剂极性不匹配 | 延长萃取时间或更换溶剂类型 |
仪器报警(漏液) | 密封圈老化/管路堵塞 | 更换密封圈,清理管路残留物 |
实验室应用案例
案例1:水质中多环芳烃检测
步骤:水样经正己烷萃取(3次,每次10分钟)→ 合并有机相 → 氮吹浓缩 → GC-MS分析。
关键点:控制振荡强度避免泡沫产生,萃取后静置分层需超过20分钟。
案例2:土壤中重金属提取
步骤:土壤样品酸化后加入二氯甲烷 → 超声辅助萃取(20分钟)→ 离心分离 → ICP-OES测定。
关键点:需预处理土壤样品去除大颗粒,防止堵塞管路。
全自动液液萃取仪的稳定运行依赖于规范操作与科学维护。实验室人员需结合设备特性优化实验方案,建立定期维护台账,同时关注溶剂安全与废液合规处理。通过本文的指导,用户可系统掌握从预处理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要点,为科研与检测工作提供高效支持。
全国统一
咨询热线
免费服务电话:400-997-8689
公司地址:山东省滕州市经济开发区春藤西路399号
备案号:鲁ICP备1805294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