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实验室自动化技术的普及,无人值守自动液液萃取仪凭借高效、精准、安全的优势,逐渐成为环境监测、食品安全、医药研发等领域的核心设备。然而,即使设备高度智能化,操作人员仍需注意多项细节以确保实验安全与数据准确性。
操作前的准备工作:细节决定成败
1. 设备状态检查
确认仪器电源、管路连接正常,避免漏液或短路风险。
检查萃取池、泵管等关键部件是否清洁,防止残留物污染样品。
验证仪器参数设置(如萃取时间、转速)是否符合实验要求,避免因参数错误导致数据偏差。
2. 环境与安全防护
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,尤其是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时,需开启通风橱。
佩戴防护手套、护目镜及实验服,避免直接接触有毒试剂。
3. 溶剂与样品预处理
选择与目标物极性匹配的萃取溶剂,避免乳化现象影响分离效果。
样品需提前过滤或离心,去除颗粒杂质,防止堵塞管路。
操作中的核心注意事项:规范流程保障安全
1. 精准控制萃取参数
根据样品性质调整萃取时间、转速及溶剂比例,例如复杂样品需延长萃取时间以提高回收率。
避免超量加载样品,防止仪器过载引发故障。
2. 避免人为干扰
无人值守模式下,严禁在运行中手动调整参数或打开舱门,以免引发安全事故。
远程监控时需保持网络稳定,及时处理设备报警信息。
3. 乳化与分层处理
若出现乳化现象,可加入少量氯化钠或调整pH值破乳,避免强行分层损坏仪器。
静置分层时需确保环境无震动,防止两相混合。
操作后的维护与保养:延长设备寿命
1. 清洁与消毒
使用后及时清洗萃取池和管路,防止溶剂残留腐蚀部件。
定期用专用清洁剂浸泡管路,避免顽固污垢积累。
2. 定期校准与备件更换
每季度校准流量计、压力传感器等关键部件,确保数据准确性。
及时更换老化的泵管、密封圈等易损件,避免影响萃取效率。
3. 数据记录与分析
保存每次实验的参数设置及结果,便于追溯和优化流程。
定期导出设备运行日志,分析故障趋势并提前干预。
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
1. 危险场景应对
若仪器异常发热或发出异味,立即断电并联系售后。
溶剂泄漏时,使用吸附材料清理并通风30分钟以上。
2. 防火防爆措施
远离明火和高温设备,易燃溶剂需存放在防爆柜中。
定期检查灭火器有效期,确保应急设备可用。
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| 问题现象 | | 可能原因 | | 解决方法 |
萃取效率低 | 溶剂极性不匹配 | 调整溶剂种类或比例 |
管路堵塞 | 样品杂质过多 | 预处理时增加过滤步骤 |
仪器报错 | 泵管老化或参数错误 | 更换泵管并核对设置 |
无人值守自动液液萃取仪的普及,虽大幅降低了人工干预需求,但操作人员的规范意识和细节把控仍是实验成败的关键。通过规范操作流程、强化设备维护、落实安全防护,实验室可充分发挥自动化设备的效能,同时规避潜在风险。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型号仪器的操作细节,建议参考设备说明书或联系厂商技术支持。
全国统一
咨询热线
免费服务电话:400-997-8689
公司地址:山东省滕州市经济开发区春藤西路399号
备案号:鲁ICP备18052942号